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农业强国建设的时间表、线路图规划说了什么,有哪些亮点?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湖北将迎来哪些历史机遇?长江云新闻记者邀请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数字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熊航进行了解读。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 “三步走” 战略目标,即2027年取得明显进展、2035年取得显著成效、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规划》聚焦 “五强”,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展开,强调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鼓励各区域梯次推进建设,同时围绕粮食安全、科技创新等提出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
熊航介绍,当前农业强国建设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2025年是脱贫攻坚5年衔接期的最后一年,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为农业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以来,我国有效防止了规模化返贫现象,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坚定地朝着农业强国目标奋进。
从时间节点来看,农业强国建设与2019年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高度契合:到2027年取得明显进展,2035年取得显著成效,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这一进程与我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节点一致,充分彰显了农业强国建设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如何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做好排头兵?
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诸多独特优势。在粮食安全保障领域,湖北凭借众多粮食领域的科研成果,在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力。例如,在主粮品质提升上,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提出的黑米主粮化技术,不再单纯追求粮食数量的增长,而是致力于提高大米的营养品质,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再比如,针对饲料粮问题,科研学者研发出高蛋白玉米,在实验中可使玉米蛋白含量提高一倍,这对于减少饲料粮进口、保障口粮安全意义重大。
在农业科技支撑方面,湖北实力雄厚,拥有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涵盖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微生物、杂交水稻等多个领域,为农业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平台;高校在农业科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武汉大学、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湖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众多农业科研成果。熊航认为,湖北应充分把握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对种业建设的投入,力争在种业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多突破。
《规划》还提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而湖北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平原、丘陵、山区、湖泊、森林等地形一应俱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种养殖业态,为湖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鄂东南地区,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江汉平原则凭借稻虾、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闻名遐迩。这些特色模式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还为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熊航指出,凭借着在科技和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湖北可在全省率先尝试新型种养模式。
通过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建设、加强软技术研发,湖北有望在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洪亚飞
编审 田园 吴彤
审核:李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