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联合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党支部17名师生党员,赴湖北孝昌梦里花园花木联合社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校社共建促振兴”联学共建活动。本次活动以“理论联学、实践共促、发展共谋”为主线,通过红色实践、产业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探索党建引领下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振兴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探访红色足迹 赓续奋斗初心
活动首站走进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湖北军区诞生地——孙家畈红色教育基地。在旧址前,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师生党员走进革命历史陈列馆,回顾湖北解放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艰苦奋斗、团结务实”的红色精神。活动中,党员们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现场交流心得体会,一致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更加过硬的作风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服务“三农”、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行动。

理论联学赋能 共商共建谋发展
在梦里花园创客中心,经济学系师生党支部与梦里花园花木联合社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围绕“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展开深度交流。花木联合社秘书长、华农09级校友沈腾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从资源整合到产业链打造,始终坚持“跟党创业”,依托母校智力支持,解决地方实际问题。他与孝昌县联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创建孝昌梦里花园花木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农户、市场”等资源,带动178家农业企业发展,年产值高达5亿元。经济学系教授熊航结合自身调研成果,强调高校需“走出课堂”,通过产学融合、师生联动服务地方发展。学生党员代表王浩东和姚可漪表示,希望能够扎根基层,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智发展”。

茶话知青岁月 擘画振兴未来
师生党员对当地乡村产业建设展开了实地调研。在金陈湾陶艺坊,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引起了党员们的热烈讨论;在青山村茶园,“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鲜活案例。活动尾声,双方在农夫子教育培训基地举行茶话会,共话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与乡村振兴。经济学2301班孙翘楚感悟道:“本次实地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知农爱农’四字的分量。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青年执笔,更需要我们以红色精神为指引,以专业知识为工具,以实干担当为底色。”
本次联学共建活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三个一”形式开展:一次红色教育,重温湖北革命峥嵘岁月;一场专题研讨,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路径;一次实地调研,考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新业态。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深刻认识到,要始终把牢“跟党走、听党话”的政治方向,锚定“共同富裕、农业强国”的奋斗目标,立足专业所长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在实践中践行“立己达人”的使命担当。
文字:姚可漪、杨梓蔚、代喆
图片:贺娟、杨梓蔚
审核:毛海欧、郑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