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2022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论坛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德国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IAMO)和我校联合举办。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式进行,在我校设立主会场,设置四个线上平行分会场,同时进行全网直播。


李谷成教授/
会议开幕式由伟德BETVLCTOR官网院长李谷成教授主持。湖北洪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我校副校长严建兵教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司司长夏敬源教授先后为大会致辞。

严建兵教授/
在直播现场,严建兵教授对所有与会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会议举办方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受到全球疫情、地区冲突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有严重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粮食安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各国共同应对的重大问题。他呼吁,全球青年学者要积极加强学术交流,共同探讨全球粮食安全的破解之道,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夏敬源教授/
夏敬源教授在线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举办此次论坛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治理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全球在解决饥饿问题上面临诸多长期和短期的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膳食结构转型,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将持续提高,加之近年的极端天气频发、疫情全球流行,深入探索和推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他认为,加强青年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是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途,此次论坛的举办正式这一举措的有力实践。。他青年学者勇敢地肩负起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时代使命,努力成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

李晓云教授/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由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联盟主席团成员、伟德BETVLCTOR官网李晓云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张启发教授,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总干事Bram Govaerts博士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Jean-Paul Chavas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为地球和人类提供健康食品:后基因时代的水稻”、“青年学者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中所发挥的力量”、“农业生产力演进过程的动态空间分析”的主旨报告。

张启发教授/
张启发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健康食品应该同时具有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及环境价值。他介绍了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品种,通过打造以“华墨香”为核心的“双水双绿”种植模式并制定相关生产和质量标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粮食品质的新要求,通过推动我国水稻产业实现“二次绿色革命”,实现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幅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和食味品质,还能提高种粮者的收益,高质量高水平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Bram Govaerts博士/
Bram Govaerts博士指出,受到俄乌战争、全球变暖及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饥荒和营养不良已经在全球,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呈现蔓延趋势。他介绍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粮食短缺问题所采取在全球各地推广基因改良作物品种、为当地农民提供数据服务与耕作技术指导、创建农业种植技术相关的决策支持系统等有效举措。他充分肯定了中国青年学者在全球合作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呼吁更多中国青年学者加入到应对粮食短缺的行动中,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到世界其他国家。

Jean-Paul Chavas教授/
Jean-Paul Chavas教授谈到,气候变化对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准确衡量气候变化给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所造成的后果,他在最新的研究中分析了降水与气温变化对不同纬度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他指出,中国农业生产力在1976年至2016年间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一变化主要归功于中国持续推进的农业生产要素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优化。他重点阐释了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农业生产力降低问题以及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来抵消这一负面影响的政策着力点。

平行论坛(线上)/
在随后召开的四个平行论坛中,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佐治亚大学、林肯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瑞典农业大学、加纳大学、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20余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全球粮食系统韧性与粮食供应链”“膳食结构改变与农食系统转型”“数字化与智能化粮食生产”“可持续农业发展与农业环境保护”等四个主题作了32场学术报告,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颜廷武教授/
下午的论坛主旨报告和闭幕式由伟德BETVLCTOR官网副院长颜廷武教授主持。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Derek Headey博士和德国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Thomas Herzfeld教授分别围绕“获取优质食物营养的经济成本”和“非农收入的城乡流动和农户的主观幸福感”两个主题做主旨报告。

Derek Headey博士/
Derek Headey博士在报告中从“为什么关注饮食成本”“什么是健康饮食”等问题出发,讨论健康饮食的负担成本,并以印度为例,探讨印度饮食与EAT-Lancet推荐饮食之间的差距。报告提出了“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提供粮食安全网、投资营养导向型农业和基础设施”等应对营养高成本的政策方案及研究方案,并指出当前粮食需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全面提高消费者的营养健康知识。

Thomas Herzfeld教授/
Thomas Herzfeld教授运用摩尔多瓦2007-2013年家庭预算调查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显示,非农收入以汇款的方式进入乡村这一因素与身体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一起对农户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兼顾健康与劳动力市场因素提高农户主观幸福感的协同干预方案。

熊航教授/
闭幕式上,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联盟秘书长、我校宏观农业研究院副院长熊航教授用生动的图文和详实的数据为本次论坛进行了精准画像,并用“一个共识”“两点聚焦”“三项行动”总结概括了本次论坛所取得的交流成果。他指出,为期一天的广泛互动显示青年学者们可以通过推进平等交流、深入合作,搭建好和平之桥、发展之桥;通过聚焦问题、躬身实践,回答好世界之问、时代之问;通过积极作为、努力成长,发挥好青年之力、合作之力,为应对当前面临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和夯实全球粮食安全根基做出当代青年应有的贡献!
国内外从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和治理的50余名青年学者和精英以报告、评议和主持等形式参与论坛活动,全球范围内300多名学者和学生进入线上会场开展互动交流,3万余人次通过在线直播收看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