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锋,男,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三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副院长。从教十八年来,罗小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始终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牢记从教初心,恪守师德师风,精心研教、潜心科研、真心育人,努力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曾获评校优秀班主任、“十大青年岗位能手”、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等。
锐意探索、精心研教,做站稳讲台的好老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精心研教,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是罗小锋十八年辛勤耕耘教学一线的始终坚守。为了打造质量过硬、内容生动的课堂,罗小锋始终在教材和课程建设上“切磋琢磨”,曾参与编写《现代农业经济学》《农业统计学》等教材,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农业经济学”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正主编《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材,主持申报《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国家一流课程。他秉承科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将个人研究方向“农业绿色生产”“乡村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用“两山”理念润泽学生心灵;积极探索和实践“三阶三探”模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归纳创新,在不断试错与探索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深受学生好评,排名长期居于学院前列,先后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以培养青年为责任担当,以老带新,做教学团队的领航者”是罗小锋发挥传帮带作用的自觉行动。作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听课、评课、教学示范、教学培训、集体备课……”是罗小锋日程本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事项。为了提高团队、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团队的“老人”,罗小锋总是“手把手”带领“新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2020年团队入选学校首批“名师工作室”培育计划,2021年获评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团队青年教师张露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王清、宋长鸣等获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奖。
“以争创一流为价值取向,躬耕力行,争做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贡献者”是罗小锋爱岗敬业的不竭动力。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负责人,他始终关注学科专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四新”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主持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主笔起草了《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经济学理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伟德BETVLCTOR1946始于英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流程管理办法》等文件,先后主持了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湖北省教改项目、校级教研教改课题7项,教研成果先后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排6)、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实践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排4)、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排2)、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排2)、校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2019,排5)等,为学院双一流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扎根三农、潜心科研,做顶天立地的奋斗者
坚持扎根三农做学问,潜心科研治学,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罗小锋以“四个面向”为学术追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在农业绿色生产、乡村环境治理政策等领域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国内学术界较早通过定量和模型系统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极端气候变化关系的学者,其关于绿色生产技术采用意愿与行为的前瞻性研究,对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农村环境保护等绿色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政策意义,为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近年来,他先后主持“我国农村绿色发展问题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国家重大课题子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5项,出版专著3部,在Food Policy、《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一等奖1次,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湖北省发展研究奖2次,农业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次,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奖1次,其它科技成果奖励7项。
坚持深入一线搞调研,积极献言献策。努力当好乡村振兴的“好参谋”。作为湖北省新型智库“湖北生态文明研究院”负责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产业经济研究室的核心成员,罗小锋坚持深入田间地头,长期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和技术培训,撰写提交多份资政报告。其中,《建设沿江生态创意园区,赋予化工旧厂区新生命》等5篇咨询报告得到湖北省主要领导签批,《对推进生态湖北建设的思考与建议》等6篇咨询报告被湖北省智库成果要报、决策参考等内部参阅刊物采用。此外,作为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专家,他积极履职尽责,为湖北乡土人才培养贡献智慧。
坚持教学相长讲方法,示范引导并重,努力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面对怀揣科研兴趣的青涩学生,罗小锋积极引导他们全程参与课题研究。从选题讨论、问卷设计、调研组织、数据整理到论文撰写,他总是手把手指导,字斟句酌讨论。在一场场讨论、一次次修改中,勤勉、专注、规范的科研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此外,他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文献分享会、论文研讨会、学术报告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启发创新思维。他先后指导5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5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人获清华大学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5人获省挑战杯三等奖,15人次获会议优秀论文奖,指导的9篇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校本科生创新论文、优秀硕士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学生团队利用专业优势助力建始县果农精准扶贫,累计带动长梁镇、红岩寺镇664户1972人,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该团队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大赛银奖。
视生如子、真心育人,做传达大爱的好长者
罗小锋视学生如己出,心中时刻装着学生,言传身教传递大爱,努力做学生信赖的好长者。他长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坚持下课堂、入寝室,坚持每周找两三名学生谈心,每个月至少开一次班会,对于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舒缓思想上的压力有自己的一套“真经”。在每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罗小锋都会与学生交流假期活动的收获,立下新学期的目标;在期末的最后一次班会上,他又会与学生一起检查学期目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布置假期活动。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思考与反省中,学生们逐渐找到了学习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所负责的班级先后获得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学校“两无班级”、支部风采展第一名、英语学习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他的全情投入、真心育人受到广大学生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14年被评为学院优秀班主任,2015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
罗小锋指导的研究生已逾40名,这些研究生在他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导师的严格要求,更有导师的关心与慈爱。博士生余威震说,“时光在变,不变的是罗老师对学术研究真诚的热爱。一周七天,每天从早到晚,他几乎天天都会来办公室,或是开展学术指导,或是进行教学备课。在论文开题、问卷设计期间,无数次与我们讨论至深夜。罗老师严谨、勤奋、执着的治学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学术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唯有不懈付出才可能获得回报。在我们成长淬炼的背后,是罗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关心支持。”他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为三农事业奉献自我,王祥礼、刘恩玲等同学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到贵州毕节、湖北恩施进行义务支教,带农村的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指导的研究生获校“三好研究生”4人,校“优秀研究生干部”3人,国家奖学金6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3人,各级学术性活动获奖20人次,团队两次获得学院“最上进师门奖”。
研究生李容容在论文致谢中写到:“我最敬爱的老师,感谢您对我毕业论文和平时科研训练中的耐心指导。我最敬爱的老师,谢谢您在我迷茫时候,给我鼓励。我最敬爱的老师,谢谢您在我犯错的时候没有责骂我,反而是给予鼓励和信任。我最敬爱的老师,谢谢您在生活中为我解疑答惑,让我更加的自信。遇到问题时候,第一时间会想到您,做重要决定我都习惯让您给我分析,即使是晚上11点的电话,您也会耐心的给我分析,给我方向,似乎只有这样才敢做决定,不知不觉,您似乎已经变成了父亲般的角色了。今后,我也想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正是在他的影响下,5位博士生和1位硕士生先后进入高校工作,继续助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审核:陈国顺
编辑:丁洁